来源:浙江大学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时间:2023-03-23 11:43:04
阅读:713次
[目的要求]
1.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2.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3.学习心音图的记录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及其与心电图的对应关系。
[基本原理]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第一心音音调低而持续期长,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在心室收缩初期,由于房室瓣关闭引起的心室壁振动,以及心室射血撞击动脉壁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第二心音音调高而短促,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心室舒张初期,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突然关闭引起。第三心音:某些儿童和青年人偶尔可听到。发生在心室舒张期快速充盈的末期,血流突然减慢,使心室壁和瓣膜发生振动。第四心音:由心房收缩引起。仅见于心音图。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心电变化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个波形,它们的生理意义为:
P波:心房去极化;
QRS波群:心室去极化;
T波:心室复极化;
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正常为0.12~0.2s。
[实验器材]
计算机采集系统、心电图电极贴、酒精棉球、心音(或脉搏)换能器。
[方法与步骤]
1. 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心音图
⑴ 在RM6240X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仪器的1通道接心电输入线,2通道接上心音(或脉搏)换能器。
⑵ 受试者安静平卧或取坐式,摘下眼镜、手表、手机等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⑶ 安放心电电极方法同上。
⑷ 连接心电导联线
用三芯生物电电缆作为心电图输入线,连接方法如下:
标准I导联:右手(绿色线)、左手(红色线)、右下肢(黑色线);
标准II导联:右手(绿色线)、左下肢(红色线)、右下肢(黑色线)。
⑸ 将心音(或脉搏)换能器安放在左胸心脏位置。必要时可用绷带绑紧。
⑹ 打开RM6240X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选择1通道记录心电图,2通道记录心音图,关闭3、4通道。
⑺ 记录心电图和心音图,获得平稳、重复性好的心电图和心音图。
⑻ 心电图测量
测量I导联或II导联心电图(选一即可)的P波、R波、T波振幅,P—R、Q—T、R—R间期并测量心率。计算振幅时测量从基线开始到波峰顶端的距离,再换算成电压 (mV)。测定心率:测量相邻两个心动周期的R—R间期(或P—P间期),计算心率。如果心率不齐,R—R间期不等,可连续测量5个R—R间期,求出平均值,再计算心率。也可通过软件中的“心电测量”模块进行测量。
⑼ 心律分析:分析心律是否规则整齐,有无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为:P波正常,P波有规律地为60~100次/min;P—R间期在0.12~0.2 s之间,而且恒定;R—R间距相差<0.12 s。
⑽ 辨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分析与标准II导联(或标准I导联)心电图的对应关系。
[注意事项]
1.在描记心电图时,受试者应呼吸平稳、肌肉放松,以防肌电干扰。
2.心电引导电极与皮肤应紧密接触,以防止基线漂移和干扰。
3.心音换能器应与左胸部位紧密接触。
[思考题]
1.说明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如果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值,说明什么问题?
2.P—R间期与Q—T间期的正常值与心率有什么关系?
3.P—R间期变化不一,超过一定数值时,表明心脏发生了何种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