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合成生物学与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竞赛讲座

发表人:吴敏,发布时间:09-12-26

报告人: 宋凯博士(天津大学)
时间:2009年12月26日下午1:30开始
地点:紫金港校区东1A-218

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初刚刚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强调“设计”和“重设计”,其目的是通过人工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要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学、工程学、计算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基础。其工程化的理念、标准化的生物工具和大胆新颖的设计思路,一经兴起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J. Keasling课题组合成青蒿酸的微生物工厂、C. A. Voigt课题组的生物胶片等合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增加了世人的信心。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受到多个国家政府和研究团体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等国家均投入大量资本支持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工业化。2004年被美国MIT出版的《Technology Review》评为将改变世界的10大新出现的技术之一(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at Will Change Your World)。2009年中国科学院300多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研究发布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中指出:“合成生物学”是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4个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iGEM比赛简介: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最初是MIT2003年的一个学生活动,后来迅速发展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前沿的一项国际大学生创新竞赛,即合成生物学竞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生和精彩纷呈创意迭出的参赛项目。比赛要求各参赛队伍在赛前一年内运用工程学的理念和基因操作的手段设计和实现某种新的生物机器功能,并通过网站、演讲、海报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和评比。自2003年举办至今,iGEM已发展成为国际本科生生物类科技创新和交流的平台,自从2006年iGEM大赛正式登陆中国大陆以来,我国高校的参赛队伍在不断增加,2009年的iGEM竞赛共有来自美、中、英、日、德等一百多支队伍参赛,其中包括了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哈佛、剑桥、伯克利、斯坦福等世界顶尖学府的代表队,中国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台湾国立阳明大学等多所高校参加。
iGEM竞赛为本科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锻炼机会,极大地激励了全球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热情。参赛者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和文献沙龙等活动,在深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主动利用文献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此外,该项目是一个虚拟建模指导(modeling)与湿实验验证(wet-lab)相结合的过程,它需要生命科学与工程学、计算机模拟等多领域的知识交叉,因此也促进了多学科交流,大大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评论(0) | 阅读(1264) | 关闭
暂无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 浏览更多评论